课程作业|“竞赛获奖秘籍”——如何实现有效建筑设计竞赛
按语
2021年春季学期是“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第二年开课。2019年和20年有全云端——实际是中英文两门课、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双语版本但共享一个课程编号——64学时的高强度经验(绝大多数同事可能全年讲课都到不了这个强度,而自己最癫疯的学年一共上9门课)。
去年的英文版课程实际更像本年度的组合,请的客座教师报告是一个完整学年度的规划,自己在这个领域所能想到和操作到顶尖的学者汇聚一堂,不辜负我们世界前五的排行。在很多比天津大学更有资历和资源来教数字人文课程的高校还在一轮轮讨论该怎么开课的时候,我们自己已经践行了好几遍。而且就像我的软件实习课,每一轮都在不停地自我批判。
前面的学生作业虽有划水的(英文课国际学生博士生划水比例偏大——因为本来就没几个修课的),但大多兴趣满满,有些非常惊艳,因此当时对本届修课同学的成果也充满期待。刊登作业这一次是全本,不管好坏都给大家看。有几个“零壹lab”喜欢的,也照老例儿给他们先发,也算是给南大诸位老师一贯支持的一种小小答谢。
学生专业习惯,总是有几个作业是“城乡规划新技术”的内容,但跳出相对狭窄专业语境的问题或故事往往就更为有趣——虽然有的很稚嫩,有的潜力也没能继续发挥很可惜,刚刚开始并不必苛责。希望天地展开之后,可以有更多的各种鹰莺雁燕展翅翱翔。
——何捷于返回深圳上班的航班
“竞赛获奖秘籍”
——如何实现有效建筑设计竞赛
龚四通 翟羽洁 马宁
引言
建筑设计竞赛,指的是在建筑设计领域,由政府、组织或者团体发起的面对一定对象而举办的一种技术交流的活动。受国外建筑思想交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竞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国内建筑设计竞赛具有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的特点,且缺乏对竞赛的理解和潜力的挖掘,急需开展针对性研究。
通过对VELUX、eVolo、霍普杯、谷雨杯、天作奖竞赛获奖作品的收集、分析、梳理,汇总建立包含主题回应、设计策略、表现方式三类要素的竞赛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可视化呈现。最终成果以蓝图绘现代地图为基底,呈现获奖作品的城市分布情况,在具体的获奖作品题目下显示时间、获奖学校、成员人数、选址、关注点和手法等,并以官网发布的作品图纸加以辅助说明。
本研究试图对建筑竞赛优秀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创作灵感以及设计手法等因素进行挖掘与归纳,剖析其发展规律,探索竞赛解题思路与表达方式,为竞赛入门者的参赛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点评意见
何蓓洁、陈静、邱伟云
何蓓洁:感觉题目挺有意思的,从你的选择来看选择的是天大更关注的几个竞赛,但从研究的角度来讲,还是需要更明确地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竞赛。另外是涉及到分析的方面,获奖作品地域范围的分析,为什么没有选择学校作为分析单位,而选择了地域?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分析,关联可能会更直接,以地域为分析单位的目的在哪里?(答:我们想去展现南北方的教学差异)
陈静:第一,我关心是你们对方案设计风格、策略这部分原始数据的获取和对他进行编码的方式。一种是把设计方案里直接谈到的词作为关键词;另一种是对方案的设计手法自己进行了总结,那么这个就涉及到有一个编码,我可能比较关心,这里面人工编码的系统和原则,不单纯是切词分词看词频的问题了,中间涉及到你对它的总结,把什么东西从里面识别出来并且是值得被比较的。如果是这个信息点的话,我建议需要把它分开来,一部分是方案当中的,另一部分是人工编码。第二点是你们提到表现形式的部分,这里很有意思。大部分参赛中有很多效果图,效果图中的不同表现方式,比如渲染、实景、线稿、拼贴等等,这些不同的手法会在什么样的图上使用,比如是全景还是细节?我可能会好奇这个部分跟你们前面谈的主题之间有什么关联?图的部分可以再好好琢磨琢磨。
邱伟云:整个研究都挺好的。美术学界的学者可能会从历年美术获奖中做数据统计,去展现一个所谓的“竞赛宝典”,所以这样的研究思路其实也有见过,然后在建筑学里面去把他展现出来,我觉得也是挺好的。现在大部分的“参赛宝典”在观察竞赛评价机制的时候都是从既有获奖现象去逆推评价结构,我想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做另外一种研究?如果我们可知评审团的话,观察评审团是谁,从评审团的学术趋向侧写去正推这个评价机制?换言之,我们既正推又逆推,让这个竞赛宝典兼具现象和人物,可能挺好的。
(注:点评意见根据评议老师现场点评录音记录整理并提炼,未经评议者本人审阅。特此说明。)
任课教师:何捷
课程作业汇报评委:何蓓洁 陈静 潘威 邱伟云
课程助教:杨明 张舒
编辑 / 刘 磊
执行 / 杨书帆
校对 / 罗婧萌
相关链接
。
。
。
课程详情
作业合集
“空间人文”讲座系列
第五讲:Digital Humanities & Humanity Big Data
第六讲:From Space to Place: Cultural Heritage 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and Archaeology
第七讲:The Tortuous Path of Digital History in the Chinese Humanities: From its Past to the Future